1.极端地理环境地表过程研究
主要研究高海拔、高辐射、高干燥度、低温、低氧、低压等极端环境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人类活动变化过程对地表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重点关注:(1)极端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与人类适应过程;(2)高原极端地理环境生态水文过程与水资源管理;(3)极端地理环境下风-水-冰雪-重力等多营力时空耦合过程与土壤复合侵蚀研究。
2.高寒草原、草甸、荒漠生态系统保育
基于对青藏高原极端地理环境地表过程的理解,开展高寒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发,生态产业培育研究。重点开展:(1)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精准划分(修复区、保护区、建设区)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资产价值、碳汇价值精准评估;(2)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与高寒草甸、草原、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发;(3)高原特有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3.高原区域可持续性管理
主要研究构建生态安全为前提的高原生态-生产-生活范式、高原综合灾害风险防御范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范式。重点关注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具体研究内容:(1)综合灾害风险评估;(2)城镇化过程与可持续性模式;(3)土地利用变化、城乡土地承载力与高原乡村振兴;(4)生态科普科教与生态观光。
在运行体制和基础条件上完全达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要求。人才团队结构合理,青年骨干人才显著增多。完善地理学、生态学深度融合服务实验室主体研究方向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明显增多。立足青海省“一优两高”发展战略,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中的重大科技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区域一流学科(地理学)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大幅度提高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和频率,加快实验室资源共建共享步伐,加强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社会能力,使其成为青藏高原地理和生态领域研究的前哨站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实验室依据已形成的优势方向和居于青藏高原的地缘优势,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具有较强发展潜力方向的研究,通过有效组织和合理安排,力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4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5项,力争在国内外SCI、EI等检索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其它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5-10部。完成科研项目 15-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8项,争取有1项以上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以实验室网站为依托平台,创设青藏高原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网络,吸引国内外相关的实验室、数据中心参与,实现数据、仪器设备、研究基地服务的共享,定期交流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成果,联合开展国际国内合作项目研究。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青海省优秀专家1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昆仑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9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12人,青海省“135”人才工程5人。实验室人员结构合理,人才梯队以中青年人员为主。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人员6人。
本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是一支以地理学为主,兼有生态学、土壤学、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水文水资源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专业背景的学术队伍,研究人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4人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学缘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极强的交叉优势。
科研人员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特点使得实验室可以结合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组建多支协同工作的创新团队。多支团队入选省部级支持计划,其中有“自然地理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青藏高原地表环境过程”省部共建科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青藏高原水文水资源”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引入创新团队。各团队充满活力和奉献精神,统一于高原地理学、生态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主题。